病史 一只4岁公猫因被车撞到前来就诊。
体格检查 初步检查结果 侧卧 直肠温度33℃ 粘膜苍白 股动脉搏动较弱 心率:每分钟140次 呼吸速率:每分钟60次呼吸
此外,未能测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或多普勒血压,但头部静脉可插管。随后检查发现左胫骨骨折。
思考 本病例治疗猫休克起初阶段最重要的是? A.立即静脉注射60ml/kg的晶体液 B.立即静脉注射10ml/kg羟乙基淀粉 C.积极的给胸腹部外部复温 D.静脉推注少量晶体液(15ml/kg)或胶体液(2ml/kg) E. C和D 正确答案:E
猫和狗的液体复苏是不同的。猫休克会有三个临床症状发生:心动过缓,体温降低,低血压。当压力感受器发现血压低时,会刺激迷走神经以及交感神经。迷走神经被刺激后会钝化心动过速的反应速度。外周血流量的减少导致体温降低;体温降低后,外周血管收缩被血管扩张取代,周边的热量继续损失。低体温能抑制下丘脑对低温的反应能力。低温也会降低血管对儿茶酚胺(休克时通常会引起血管收缩)的反应。其结果是持续的血管扩张、持续低血压和低体温症------形成经典的恶性循环。
积极复温 了解休克过程中猫发生的变化,能够使我们更好的进行综合治疗和输液疗法。尽管尚无确切证据,但笔者和其他人的临床经验表明,猫休克的初始治疗的关键是进行积极的复温。由于在低体温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,还应进行心电图监测。胸腹部的外部复温(不包括四肢末端)的临床效果非常好。
液体疗法的注意事项 体温较低时,最初的输液治疗应谨慎使用,因为复温后可能导致液体超负荷。低温时血管对儿茶酚胺不敏感,继续扩张,表现为临床持续性低血压。持续性低血压的直觉反应是继续输液治疗。然而,一旦猫体温恢复正常,血管对儿茶酚胺产生反应,导致血管收缩,低血压会得以缓解。如果过度输液,液体可能从血管渗漏,导致肺水肿。
使用什么药物 晶体(50至70ml/kg 静脉推注)和胶体(羟乙基淀粉,10至15ml/kg 静脉注射)的建议用量可能在复温后引起容量超负荷。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体温较低时,晶体剂量减少至10至15ml/kg静脉注射,或胶体剂量减少至2至3ml/kg静脉注射。
如何操作 积极复温:暖水袋要覆盖腹部和胸部的大部分,中间用床单或毛巾隔开,以防止烫伤;或者使用循环温水毯裹在胸部和腹部(提前预热,防止体温进一步降低);或者放入幼仔保育箱进行复温(笔者的选择);幼畜保育箱是提供外部热源的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。输入液体预先加热(温度>37.7℃)有利于体温恢复。一旦温度达到36.6℃,复查血压。使用相同剂量的晶体或羟乙基淀粉治疗持续性低血压,直到收缩压超过90毫米汞柱。复温后继续给与晶体维持血压。如果复温后容量超负荷,给予呋塞米(2至4mg/kg 静脉注射),并立即停止输液。
注:猫休克后不能给予oxyglobin(BioPure公司产品)。在给休克的猫制定特定剂量前,需要了解该药品的更多信息。
总结
Thomas K. Day, DVM,MS, LouisvilleVeterinary Specialty and Emergency Services, Louisville, Kentucky
|